AIGC如何重塑创意工作流?

话题来源: AIGC应用实战特训营中阶班课

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AIGC能批量生成营销文案时,我还有点怀疑——这玩意儿真能理解品牌调性吗?但当我亲眼看到一个化妆品品牌用Midjourney生成的系列视觉设计时,那种震撼感至今难忘。AIGC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重塑创意工作流,它不再只是个”辅助工具”,而是逐渐成为创意生产中不可或缺的”数字协作者”。

从孤军奋战到智能协作

记得去年帮客户做618 campaign时,团队花了整整两天头脑风暴slogan。而现在,用ChatGPT配合一些提示词技巧,半小时就能产出50条备选,创意总监只需要做”选择题”而非”填空题”。Adobe的调查显示,使用AIGC工具的创意团队,方案产出效率平均提升47%,这数字背后是工作流程的根本性变革。

AIGC如何重塑创意工作流?

最有趣的是,AIGC打破了传统创意生产的线性流程。以前是”策略-创意-执行”的流水线,现在变成了一个动态循环:AI快速生成原型→人工筛选优化→反馈给AI迭代。某4A公司甚至把这个过程称为”创意乒乓球”,双方来回击球中往往能碰撞出意料之外的火花。

当AI成为创意团队的”新成员”

我接触过的一个短视频团队,他们给AI工具起了个花名叫”小A”,把它当作正式编外员工。策划会上大家会说”让小A先出几版分镜”,或者”这个转场问问小A有什么建议”。这种拟人化的相处方式,某种程度上反映了AIGC正在重新定义团队协作边界。

不过话说回来,AIGC也不是万能药。见过太多人直接把AI产出当最终作品,结果翻车的案例。真正的高手,都懂得把AI当作”创意加速器”而非”创意替代品”。就像那位教我用Stable Diffusion的设计总监说的:”AI能给你100种可能,但选择最适合的那个,永远需要人的判断。”

最近在尝试用AI做动态海报时发现,最耗时的反而不是生成环节,而是前期喂养足够的品牌素材让AI”学习”。这提醒我们:AIGC时代,创意人的核心能力正在从执行向”AI训练师”和”创意策展人”转型。毕竟,给AI的提示词质量,直接决定了产出物的商业价值。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